游資炒作稀土價格一天一變 下游行業或面臨洗牌 |
|
發布時間:2011-5-16 來源:admin 閱讀次數:2274 | |
如果用價格曲線表示,從今年1月開始,稀土氧化物(簡稱“稀土”)曲線幾乎與橫坐標呈垂直狀,稀土價格甚至出現了“一天一報價”、“朝報夕改”的情形。價格的飛漲讓眾多以稀土為生產原料的企業無所適從,陶瓷、生產磁材料、熒光粉、節能燈等下游企業苦不堪言。稀土價格上行,游資介入炒作稀土專營預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下游行業或面臨洗牌 中國稀土“賤賣論”在2010年還是一個被熱議的話題,半年之后,稀土價格“一飛沖天”,創造了價格神話。 “幾乎一天一個價,下游企業沒辦法組織正常生產了,原料貿易商也不敢接訂單,不知道如何給客戶報價。價格有時甚至朝報夕改。”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色釉料暨原輔材料分會秘書長劉愛林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舉例說:“在2010年以前,氧化鐠作為鋯系三原色之一的黃色,原料的價格一直在8萬元/噸,但目前價格已經猛漲到近60萬元/噸。” “工業產品如此漲幅極不正常,脫離市場需求的規律,目前稀土市場行情還沒穩定。”劉愛林說,生產建筑陶瓷所需要的幾種稀土氧化物的價格今年以來漲了不少,部分企業開始減少甚至尋找替代品。 不僅僅是陶瓷色釉料的生產,所有運用稀土的行業在過去半年里苦不堪言。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山西有部分釹鐵硼磁性材料企業已經出現停產,目前的價格或將引發稀土下游行業的新一輪洗牌。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稀土交易市場獲悉,今年以來,輕稀土中的主要元素氧化鑭和氧化鈰價格已上漲500%,其中,氧化鈰價格從今年年初的1.5萬元/噸漲至目前大約20萬元/噸。 “尋求替代品的趨勢已經出現。”下游相關企業表示,風力發電領域的電機中,放棄了原來大量運用釹鐵硼的磁選方法,開始改為超導方式。有釹鐵硼企業表示,變頻空調開始用鐵氧體代替釹鐵硼了。 游資炒作專營預期 內蒙古稀土儲量占到全國稀土儲量的90%,而內蒙古稀土行業整合的重點就落到了稀土龍頭企業包鋼稀土身上。“2009年以前,由于國內礦山的無序開采和冶煉產能的盲目擴張,導致中國稀土原料供大于求,許多初級產品被廉價出口到國外。”內蒙古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朝魯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打擊非法盜采,同時出口配額減少,供應偏緊導致國際市場稀土價格上漲,又帶動國內市場價格的上漲。 5月13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包鋼稀土今年繼續開展稀土專營工作,并爭取在年內基本實現內蒙古地區稀土資源專營,專營預期導致廠家和貿易商開始惜售,稀土價格飛漲。 行業數據顯示,2011年一季度稀土氧化物價格飆升,氧化釔漲幅347%;氧化鋱漲幅124%;氧化釤漲幅168%;氧化鐠漲幅141%;氧化釹漲幅161%;氧化銪漲幅104%。 “掛牌價天天在修改。”朝魯說,目前確實存在炒訂單的現象,中間貿易商接到訂單,加價轉讓給下家,導致價格被抬高。 “有一些貿易公司在囤貨,把市場供應平衡打破了,目前有價無市,成交量非常少。”劉愛林認為,社會游資從事稀土的投機性炒作,囤積貨源,限量惜售。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擬計劃出臺《內蒙古自治區稀土上游企業整合淘汰工作方案》(簡稱《方案》),該方案將為包鋼稀土的專營行為賦予行政權力,并計劃在年內使包鋼稀土基本實現專營。 《方案》提出,將通過兼并重組、補償關閉、淘汰關停三種方式實現包鋼稀土專營。內蒙古自治區內除包鋼稀土公司以外的稀土采選、冶煉分離企業均列入整合淘汰范圍,涉及35戶企業,其中呼和浩特市5戶、包頭市23戶、巴彥淖爾市7戶。 業內人士透露,內蒙古自治區賦予包鋼稀土的專營權力,不是僅局限在上游資源,還包括下游加工和產品生產。 稀土加工企業在算一筆賬:按照目前的稀土價格,一個工廠一個月如果要用20噸稀土,每月至少需要300萬-400萬流動資金。如果是用鐠釹金屬,要1500萬資金。按工業企業2-3個月的流動,至少需要千萬元資金。業內人士認為,一般中小企業沒有那么多的現金來支付,從銀行不一定能貸到資金,中小企業將在這輪漲價中面臨“洗牌”。 “專營的目的,除了能控制定價權,地方政府還希望將稀土下游加工企業吸引到包頭,做強稀土產業。”知情人士表示。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專營的方式有利有弊:一方面,專營將使龍頭公司獲得定價權;另一方面,專營違背市場經濟競爭原則,將導致壟斷。 包頭稀土企業聯盟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盡管有“包鋼稀土專營”的風聲,但上述方案的正式文件還未下發。 或設稀土現貨交易所 2010年初,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復了《內蒙古自治區稀土資源戰略儲備方案》,由包鋼稀土牽頭實施“總儲備量在20萬噸以上”的稀土原料產品戰略儲備方案。隨后,國土資源部圈定包頭為稀土礦產地儲備基地,稀土儲備的試點正式開始,“國家收儲計劃”給稀土價格帶來了上行的預期。 “目前儲備已經開始,有三四個品種,國家貼息。”包鋼稀土有關人士表示。 據行業知情人士介紹,早在前兩年內蒙古就醞釀推出稀土的期貨市場,方案也通過了省級審批,但最終“胎死腹中”。 業內人士認為,稀土期貨之所以沒有推出有一定的原因。期貨交易品種要有充分的市場競爭,未來稀土將會出現專營,如果推出期貨品種,很可能面臨不活躍的境況,使得價格發現功能無法有效發揮。此外,合約流動性較低。稀土并非標準化的商品,17種元素各有特點,市場需求量不大,開展期貨交易的難度較大。由于市場交易量小,容易引發資金炒作,操縱市場的風險會放大。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包鋼稀土和包頭稀土高新技術開發區正在聯合向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申辦稀土現貨交易所,擬設立在包頭。 |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