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亚瑟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久久久,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當前位置:首 頁 >> 新聞中心

稀土亂象探究

發布時間:2011-11-5  來源:    閱讀次數:2148

目前,國內以產自贛州為代表的南方離子型稀土產品價格出現瘋漲,盡管各級政府下決心對稀土開采進行整頓,但這里的稀土開采熱持續不退。今年8月17日,贛州市政府下發了《關于下達2011年全市鎢、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對贛州市下轄的三個主要稀土礦區——寧都、贛縣和信豐縣實行全部停產整頓。然而,一紙《通知》能夠制止當地的稀土開采亂象嗎?近日,記者前往贛州對此進行了采訪。


  私采量比指令量多數倍

 

  記者在贛州采訪發現,政府的強力整治并不能阻止私礦的開采和泛濫。


  當地一家稀土公司的老總直白地告訴記者:“國家的確加大了打擊力度,今年8月贛州市下發停產通知后,當地合法稀土礦已照章基本停產,但私采濫挖依然在隱蔽進行。稀土礦區分布面積廣,一般的貨車裝個幾十噸運出去沒問題。”

 
  那么究竟怎么個隱蔽法?原來贛州的離子型稀土礦一般依附在地表淺層土壤中,容易開采。該老總說:“只要進山裝上一車土,拉到隱蔽的池子內,用硫酸銨液體浸泡、加草酸過濾就成了。有的礦主干脆在汽車上用汽油桶裝土浸取,邊開邊生產,成了‘流動車間’,更隱蔽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方離子型稀土開采主要有兩種工藝。一種就是池浸法,把礦土挖來倒入水池內,用硫酸、草酸、硫酸銨等萃取劑進行浸泡、過濾,最后的沉淀物就是稀土原礦。這種開采方法大量挖取表層土壤,嚴重破壞植被。排入水溝的污水,則直接導致地表水和農田被污染。另一種是原地浸礦法,在山坡高處打洞灌萃取液,低處開溝、池收集溶有稀土的地下水,該法可以保護地表40%至60%的植被,但仍會對地下水、地表水產生嚴重污染。


  記者來到贛州市信豐縣一處稀土采礦點看到,周圍山頭上幾乎沒有植被覆蓋,裸露出磚紅色的土壤。山腳下是十余個巨大的洗礦池,旁邊散落著包裝過化工原料的塑料袋。因為長期使用的緣故,不少洗礦池的邊沿已經呈現出灰黑色。很明顯這曾是一處池浸法生產現場。


  當記者往偏僻的山里走時,就發現了幾處隱蔽的稀土采礦點。在一處周圍拉著鐵絲網的采礦點里,建有用塑料薄膜鋪建的簡易池子,池內存有滿滿的稀土浸取液,幾個工人正在池邊在忙碌著。很明顯這個池子是原地浸礦法生產設備,并且還在生產運行中。


  一位知情者向記者透露,不光這里的很多礦沒有停產,附近鄉鎮的不少私礦也仍未停產。


  記者從贛州市稀土工業協會了解到,江西省2011年的稀土礦開采總量指令性指標為9000噸。其中,贛州稀土礦業公司為8500噸。但實際每年產量都超標,實際產量達到4萬至5萬噸,高出指令性開采計劃數倍。多出的部分都是私采濫挖造成的。


  稀土開采的亂象,還表現在礦山資源的買賣熱愈演愈烈。看到稀土暴漲有利可圖,許多投資者趨之若鶩。一位福建化企老板告訴記者,他剛斥資400多萬元,在贛閩交界的山區買下一座稀土山。他的幾位做房地產的朋友,也紛紛把資金從房地產抽出來,在南方尋覓購買稀土礦山。記者在采訪一位稀土業內專家時,他的手機就不時地在響,其中大多是投資者詢問購買稀土礦和稀土產品之事。有的商家為此準備的資金達數千萬元之巨,數百噸的稀土產品都能現款一手拿下。


  暴利驅使私采亂象難遏


  為何政府三令五申,南方的稀土私采濫挖現象仍難以遏止?


  馬克思描述過資本的逐利性:為了100%的利潤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記者采訪了解到,私采者無一不是受稀土暴利所驅使。


  今年以來,國內各種稀土產品價格出現令人匪夷所思的暴漲。如今年1至6月,氧化鑭由2.8萬元/噸漲到16.5萬元/噸,氧化釹由23萬元/噸漲到150萬元/噸,氧化鏑由140萬元/噸漲到1300萬元/噸,氧化鋱由260萬元/噸漲到2300萬元/噸。而氧化釔由4萬元/噸漲到48萬/噸,氧化銪由270萬元/噸漲到2950萬元/噸,半年間價格暴漲達10倍。


  當地一家稀土企業老總告訴記者:“今年稀土產品價格成10倍暴漲的行情,正是大多數私采者私挖濫采的動力所在。弄一車稀土甚至能賺好幾百萬元,一輩子就什么都不必干了。要是搞砸了,大不了被關一兩年。賭一把,就能有一輩子的好日子,私采者的膽子沒法不大。”


  另一方面,南方離子型稀土埋藏淺,易于開采,廠點分散,分布廣泛,要禁止稀土的私挖濫采難度很大。


  當地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目前贛州市所有稀土采礦權統一到了贛州市稀土礦業有限公司,但其僅為一個開票公司,真正的采礦人分布在轄區的8個縣。看似統一管理,實際上管理很難。因為很分散,該公司也無法進行非常周密的監管。當地的國有企業尚且如此,現在幾家央企要來兼并,恐怕更難解決大量的私挖濫采問題。


  而且,現在山林普遍承包到戶,農民擁有合法的山林權,開采稀土的原地浸礦法與農民平常的澆水、施肥作業很相似,而所用的萃取劑——硫酸銨正是名正言順的化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試想,政府如何去禁止農民在自家的山上澆水、施肥呢?


  原國務院稀土領導小組專家盧忠效指出,要遏止南方離子型稀土礦的私挖濫采,建議采用兩種辦法:讓有資質的大企業統一收購有采礦證的稀土原礦,也就是說采取統購統銷的辦法,私采者挖了也沒法賣。如果暫時做不到,可以先從進入門檻高、數量少的稀土冶煉分離企業抓起,向這些企業發放專門票證,憑票證向開采企業購買稀土原礦。國家制定法規,對無票開采和交易者,可以從嚴處罰。嚴控產品源頭,逐步放開冶煉分離和下游應用,直到完全放開。
  
  
  下游應用無法正常開展
  
  
  國內稀土價格如此成10倍地暴漲,對各下游各工業應用領域的沖擊巨大。


  稀土被稱為“工業味精”,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化工就是其中之一。除稀土無機鹽、煉油催化劑等傳統應用領域深受影響外,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塑料加工應用領域也受到巨大沖擊。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稀土正在給塑料加工工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如稀土防老劑加入到硬質聚氯乙烯管材的配方中,可使聚氯乙烯管材抗老化性能提高3倍以上,加工成本下降17%,而且加工時更容易被塑化和擠出。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原來的塑料制品在光照下不多久就會變色、脆化。但現在用于建筑物門窗、上下水管、煤氣管的塑料件,長期暴曬在陽光下卻堅固異常,使得塑料建材能越來越多地替代了鋼材。這其中,就有稀土的功勞。只是企業出于技術保密的原因,很少對外宣傳。


  但現在稀土價格暴漲正在把這一極有希望的新技術扼殺在搖籃中。珠三角地區是我國最主要的塑料加工工業基地。記者在這里采訪發現,原來用稀土元素做塑料加工防老劑的企業,現在因稀土價格太高紛紛停止了使用,轉向開發替代產品。東莞市虔東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玉鳳告訴記者,原來公司用的稀土防老劑,因稀土價格上漲了十幾倍,公司無論如何也用不起了。現在這個產品已經停產,公司投入力量在開發新的稀土代替產品,原來剩下的幾十噸稀土原料也準備賣出去。


  記者了解到,在天價稀土市場作用之下,稀土整個產業鏈已經明顯被一分為二:一邊是上游的稀土原礦—稀土精礦—稀土分離產品企業大賺特賺,從而引發無休止地亂采濫挖,導致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一邊是下游的稀土應用產業—功能材料—實用產品企業虧本停產,苦不堪言。稀土產業鏈上下游呈現出冰火兩重天。


  中國稀土信息中心首席專家竇學宏指出,稀土產業鏈的高端在下游。如果下游持續出現危機,將迅速傳導到上游,最近稀土出現價格回落就說明了這一問題。近年來,國家對稀土行業的調控政策多在上游,而實際上對下游應用領域的扶持更為重要。中國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在下游的稀土應用技術方面,所以應該更注重下游產品的推廣應用。
  

  稀土亂采濫挖并非只出現在江西,在全國主要稀土產區幾乎都存在這樣的情況。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湖山鄉象湖村的一處稀土亂采濫挖點,亂采過后,植被遭受嚴重破壞,綠水青山變成了不毛之地。 
 

  返回>>  

鄂公網安備 42010402000362號

  • <dfn id="ygcus"></dfn>
    <samp id="ygcus"></samp>
    <sup id="ygcus"><table id="ygcus"><ins id="ygcus"></ins></table></sup>